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3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观察对54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护理效果。方法对54例颈椎病患者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术前进行早期呼吸功能训练,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等;手术后密切观察呼吸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有效的咳嗽、咳痰,预防感冒等。结果54例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未发生呼吸道感染等护理并发症。结论围手术期给予早期的呼吸道正确管理和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PMMA骨水泥与磷酸钙骨水泥诱导周围形成膜的结构和成骨活性的差异.方法 32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MMA组和磷酸钙组,每组16只,双侧桡骨制造15 mm骨缺损,分别植入PMMA和磷酸钙骨水泥,4、6周后每组选取2只兔子取出骨水泥周围包裹的诱导膜比较膜厚度及血管密度;第4周取出骨水泥并在膜内植入自体松质骨,植骨后8、12周分别通过放射学和组织学评估新生骨形成的情况.结果 ①4、6周时PMMA骨水泥组诱导形成的膜厚度分别为(1 108 ±26)、(945±42) μm,磷酸钙骨水泥组诱导成膜厚度为(945 ±34)、(778±22) 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MMA骨水泥诱导的膜血管密度分别为6、3个/cm2,而磷酸钙骨水泥诱导形成的膜血管密度分别为2、2个/cm2.②放射学检测可见植骨后第8、12周PMMA组成骨按Lane-Sandhu X线评分(2.84 ±0.36)、(4.22±0.54)优于磷酸钙组(1.98 ±0.15)、(3.16 ±0.2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第8、12周组织学观察PMMA组按Nilsson组织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3.14 ±0.29)、(4.63 ±0.37),成骨优于磷酸钙组(2.10 ±0.18)、(3.59±0.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西兰兔桡骨骨缺损处PMMA骨水泥诱导形成的生物膜较磷酸钙骨水泥诱导形成的生物膜具有更强的促血管化和成骨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对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同种异体髂骨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诊断为脊柱结核患者病例资料,严格按手术指征筛选出适合采用经前路一期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共60例,植骨材料选择同种异体髂骨块.术后继续标准化抗结核化疗方案12 ~18个月,同时佩戴支具3~6个月;随访9~36(22.80 ±7.71)个月,定期复查CRP、ESR,监测肝肾功;观察X线、CT、MRI等影像学改变.根据手术前后及末次随访影像学资料分析畸形矫正度数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脊髓血管损伤感染等并发症,切口均一期愈合.根据Bridwell标准,骨融合时间9个月至1年,达到Ⅰ级骨性融合标准56例,Ⅱ级骨性融合标准4例.术后半年内血沉逐渐恢复,末次随访ESR均在正常范围(0~20 mm/h);术后融合节段Cobb's角丢失2.38°±1.86°.结论 在有效的抗结核化疗基础上,通过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应用同种异体髂骨块作为椎间植骨材料,可摆脱供骨区并发症困扰,有效矫正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放射性骨显像在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时复合了血管内皮祖细胞(EPCs)的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及成骨情况。方法自体骨髓通过不同方法的体外培养,分别获得EPCs及经成骨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脱钙骨基质(DBM)构建组织工程骨修复兔桡骨大段骨缺损,通过放射性核素骨显像技术评价术后不同时期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进程及成骨情况。结果感兴趣区(ROI)计数和摄取比值显示:术后3d,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低于正常对照。术后2、4、8周,各组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4周和8周时达到峰值,实验组在各个时相点均高于自身对照及阴性对照组。术后12周,各组均开始下降,其中延迟相结果显示:实验组与自身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二者均高于阴性对照组。术后16周,血池相结果显示:实验组低于自身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无差异;延迟相结果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骨修复过程中的血管化及成骨具有良好的监测作用。EPCs可以促进组织工程骨的血管化,加速骨愈合。  相似文献   
6.
PEMF对OVX-OP大鼠骨组织IL-6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脉冲电磁场(PEMF)对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从IL-6变化的角度探讨其治疗骨质疏松的机理.方法 6月龄雌性未孕Wistar大鼠40只,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PEMF组(PEMF OVX PEMF)、雌激素治疗组(Estrogen OVX E).OVX、PEMF、E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Sham组行假手术.术后第9周开始治疗:E组行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0.5mg/kg,1次/2周.PEMF组大鼠暴露于脉冲电磁场治疗,1h·次-1·d-1,OVX、Sham组不予以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治疗10周后处死各组实验动物,测量腰椎骨密度、椎体的最大载荷.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椎体骨组织中IL-6表达情况并以图像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IL-6主要表达于成骨细胞、骨细胞.PEMF治疗组IL-6的表达较OVX组明显增强;骨组织结构较OVX明显改善;骨密度、生物力学性能优于对照组.结论 PEMF对OVX-OP大鼠具有明显治疗作用;其治疗作用与IL-6在成骨细胞、骨细胞中的表达减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逆行插入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逆行插入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肱骨交锁髓内钉逆行进钉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14例,分别从手术情况、并发症、生物力学、骨折愈合情况、功能恢复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本组所有14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6~20个月,平均8.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4.7个月。除开展该手术早期有1例患者进针部位出现裂纹骨折外,无感染、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锁钉断裂、再骨折等并发症,肩肘关节均恢复正常功能。其中肩关节功能根据Neer评定标准,得分91~100分,平均95.5分。结论肱骨干骨折逆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安全有效内固定方法,具有骨折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AO锁骨钩钢板与传统手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1990年10月~2005年10月期间治疗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和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130例,分为锁骨钩钢板治疗组(A组,56例)与传统手术(克氏针或联合张力带、螺钉固定等)治疗组(B组,74例);A组再分为喙锁韧带、喙肩韧带修复组(A1组,30例)和未修复组(A2组,26例)。按照Herscovici标准,观察各组疗效及并发症,分别比较各分组组间疗效的优良率。结果A组与B组优良率分别为94.6%和86.5%;A1组与A2组优良率分别为93.3%和96.2%,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与A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O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和锁骨远端骨折,固定确切,创伤小,不损伤关节面,可早期行功能锻炼,无需刻意修复喙锁韧带、喙肩韧带。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岁,背部正中包块逐渐增大1年,无自觉不适症状,于2006年7月18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背部正中皮肤色泽正常,无异常毛发生长.胸后正中中段突出呈成丘状,胸8棘突正中可触及一3 cm×5 cm包块,边界清楚,无移动,无局部活动受限.胸椎X线及CT检查显示:胸8棘突右侧后方见一椭圆形高密度阴影,密度与棘突相似.根部来源于胸8棘突右侧,瘤体表面光滑.入院诊断:胸8棘突骨软骨瘤.常规检查完毕后于2006年7月20日在全麻下行瘤体切除术.术中见包块位于胸8棘突尖部,体部稍突向下方.与胸9棘突紧密相邻,有软组织间隔.瘤体顶部有完整的软骨帽包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腺病毒介导CTLA-4Ig基因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hMSCs),观察被修饰细胞CTLA-4Ig蛋白表达情况,以及基因修饰对hMSCs诱导成骨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腺病毒介导CTLA-4Ig基因转染hMSCs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确定转染率,观察对比转染前后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转染hMSCs的CTLA-4Ig蛋白表达,转染hMSCs成骨诱导培养3周后进行成骨特异性标记检测.结果 分离培养的hMSCs CD105表达阳性, CD34表达阴性.重组腺病毒介导的CTLA-4Ig基因转染hMSCs的转染率为81.14%, CTLA-4Ig基因转染hMSCs(CTLA-4Ig-hMSCs)的形态无明显变化,生长良好.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CTLA-4Ig-hMSCs的CTLA-4Ig蛋白表达阳性,诱导培养3周的CTLA-4Ig-hMSCs,碱性磷酸酶染色呈强阳性,免疫细胞化学检测骨钙素表达阳性,钙的四环素荧光标记法显示细胞间有钙的沉积.结论 腺病毒介导的CTLA-4Ig基因转染hMSCs能够分泌CTLA-4Ig蛋白,并保持了成骨分化潜能,可用于异基因hMSCs作为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